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

打通矿井后路运输“任督二脉”

发布时间:2020-10-12 09:06:38 发布人:中煤地质

柴里煤矿深化“一提双优”建设,倾力打造机械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、现代化机电运输的成绩单,为矿井高质高效生产打通了“任督二脉”。“机电运输主提、主运、通风、压风、供电、排水六大系统建立矿井机电运输自动化综合平台;实现地面变电所远程操控;矿井调度授权操作'三层级'智能管理新模式;地面环形车场自动化远程操控;副井信号、井口操车一体化集中控制;减少岗位人员48人,每年节约人工成本612万元,大型固定设备完好率100%、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95.54%……”

设备升级——把手动变自动

近年来,该矿坚持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”和“无人则安、少人则安、少时则安”安全管理理念,加快建设高效机电运输系统步伐。

他们对矿井运输、提升、排水、供电、压风、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整合,设置机电自动化集控中心,同时,升级自动化软件功能,从而替代人工劳动。他们还安装自动推车机、自动平移道岔、信号区间闭锁装置、远程控制等设施,实现了地面环形车场无人值守,大量减少了作业人员,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。

“我们通过建立矿井‘机电运输自动化综合平台建设’,实现了井下六大系统集中控制,完成了‘一提双优’阶段性建设。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装备的推广使用,解放了职工的双手,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,体面工作、体面生活正在成为新时尚。”机电科科长赵汝云如是说。

管理升级——把被动变主动

冯金刚是柴里煤矿机电运输科机电工区一名工长,以往他经常半夜接到抢修电话,忙得焦头烂额,被人称为“冯大拿”。

今年以来,“冯大拿”再也没有接到抢修电话,这得益于机电运输科创新实施的“三查六包”工作法。“三查”,即,上岗操作前,对设备运行环境和各项参数指标超前检查;运行过程中,对设备各运转部位定点巡查;每班交班前,再次对所操作设备进行复查。“六包”,即对矿井固定大型设备系统、井下缆车系统、供电系统、原煤运输系统、轨道运输系统、设备修复系统全部进行网格化划分,每个网格落实责任人包出勤、包安全运转、包设备完好、包配件材料消耗、包环境卫生、包各类记录。

“下半年以来,我们工区所负责区域的安全系数大幅提升,大型机电设备动态完好率、安全隐患整改率、要害岗点动态达标率实现了三个100%。”机电工区党支部书记孙磊说。

创新升级——把难点变亮点

坚持把难题变为课题,建立“技术会诊专家团”制度,围绕制约安全生产的疑难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,定期组织技术大拿对机电设备进行“把脉问诊”会诊,通过创新、创智、创效等多种途径为智慧矿山建设想办法、出主意,扎实推进矿井自动化建设。

今年以来,累计开展技术攻关和小改小革50余项,进行专项技术培训4次,开展技术诊断12次,解决现场疑难问题26项。

“如今机电设备‘把脉问诊’会诊,已成为职工追捧的热门活动。职工通过参加交流培训,提升技能素质水平,适应新装备的需求,促进了人机相宜。”该矿机电运输科副科长刘建军说。

他们发挥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“孵化器”作用,推行“四个提升”人才培养工作法和“七步七化”工作法,实施传帮带,有效解决了机电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难题,形成了“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”的生动局面。

截至目前,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32人,分布在矿井的各条战线上。其中:工程师7人,助理工程师10人,技术员6人,金蓝领2人,高级技师3人,技师2人,高级工2人。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,国家发明专利4项,实用新型专利3项。

“我们通过一系列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,让机电运输流程更加精简高效,让机电设备操作更加安全可靠,在不断提升为矿井生产服务能力的同时,不断降低职工劳动强度、提高职工幸福指数。”该矿机电运输科党总支书记靳昌军说。

版权所有©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   京ICP备05010121号-1

Technical Supported By:北京华瑞天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